“江门市文明单位”江海区税务局:凝聚文明力量 彰显税务担当
发表时间:2024-01-17 来源: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
近年来,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对外展示形象、对内激发斗志的有力抓手,全面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节约型机关”、江门市文明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表彰45项,被各级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报道1022篇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抓牢“关键点”
凝聚文明创建强大合力
提高站位明方向。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党委班子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对基层党组织实行“月+日+时”学习管理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增进干部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思想认同。

在党建阵地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压实责任推落实。坚持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税收本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纳入绩效考核和创先争优目标责任制。修订完善考勤、文明服务规范等各项管理制度,各部门推举流动监督员,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服务创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将创建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
突出宣传抓氛围??怪泄厣缁嶂饕搴椭泄涡逃蛟烊盎ザ降沉幕固?、职工书屋等学习教育阵地,宣传展示江海区17种“非遗”文化技艺,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筷使用、禁止吸烟等文明标语和公益广告宣传。创新打造“税阅侨声”活动品牌,持续扩大税务机关服务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把准“发力点”
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聚焦队伍建设。建立“跟班+体验+实践”教育培训新模式,通过邀请专家顾问开展专题讲座,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结对单位交流任职等方式,有效提升干部队伍履职尽责能力。将宪法、党章等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各类教育培训,并依托法治教育基地经常性组织学法普法,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
强化示范引领。挖掘选树在减税降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明家庭建设等各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通过交流座谈会、印制宣传纪念册、拍摄宣传视频等形式,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党员带头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及全员“零时”响应志愿服务队等5支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动员7709人次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36937.5小时。

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深化作风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综合运用廉政谈话、政治家访、纪检委员履责等制度机制,常态化做实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苟跃萍葑砑荨⑾纸鹚胺颜鹘?、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等的专项整治工作。设立“以案促纪”警示教育专栏,加强对典型案例的通报、学习,建立完善26项制度办法,为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围绕“中心点”
展现文明创建显著成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强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解读,助推政策落实落地,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仅2023年1—7月辖区新增减税降费超11亿元。立足江门“侨梦苑”核心区优势特点,推出“税力助侨”十条措施,发挥税务青年助侨团作用,打造“1+N+1”网格化服务模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侨胞侨企发展,推动侨资企业从“引进来”到“留下来”,逐步构建起惠企减负、公平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

深入企业问计问需。
纳税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全市首个“零窗口、全业务”一站式新型智能纳税服务厅,非接触办税率达99%。打造办税缴费“3公里服务圈”,家门口即可自助办理49项社保业务,解决群众“就近办、一次办”社保业务的迫切需求。创新组建“红+蓝”税费服务队,将在校大学生、行业协会、涉税中介等社会力量“化零为整”,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2021年以来,获得纳税人赠送锦旗和感谢信10次,纳税人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诚信建设不断加强。每年开展企业纳税信用评级,加强纳税失信惩戒管理,及时向社会信用平台推送“黑名单信息”,引导纳税人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持续开展“银税互动”推广工作,全省首创“侨资贷”“侨企贷”等信用金融产品,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企业的融资资本。近三年通过“银税互动”合作,累计为3303户纳税人投放信用贷款约50.76亿元,在全社会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环境。

在全省首创“侨资贷”“侨企贷”等信用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