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交流+精品展演+名家分享……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好戏连连
发表时间:2025-01-22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主办方供图)
2024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曲艺界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12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名家和爱好者相聚江门,共同见证本次曲艺艺术周开幕仪式。

时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之际,此次曲艺艺术周依托粤港澳三地深厚的文化纽带,通过曲艺这一深受民众喜爱的艺术载体,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唱响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赞歌,在历史源流中守望文化乡愁,在时代气韵里坚定文化自信。
岭南各地进行曲艺交流
精品展演再现经典曲目
曲艺名家面对面开展曲艺大讲堂
……
11月12—18日
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系列活动
将分别在大湾区城市
江门、肇庆、东莞和广州举办
展示南粤百年曲艺的魅力
国风“说唱”呈盛宴
星光熠熠耀侨乡
开幕式上,江门侨都大剧院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名家巨匠齐聚一堂,精品佳作共冶一炉。
当晚,刘兰芳、梁玉嵘、冯欣蕊、陈玲玉、逗笑、逗乐等众多曲艺界“大咖”,以及来自澳门的曲艺名家朱振华、来自香港的青年曲艺演员林颖施,蒙古民族史诗说唱演员斯琴和莫日根巴图、陕北说书演员周淋等纷纷登台献艺,为当地群众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充分展现国风“说唱”艺术的魅力。
由五邑大学带来的《粤海龙腾狮韵潮》作为开场,迅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整场表演既有传统韵味浓厚的作品,如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蒙古族史诗说唱《江格尔赞》;又有贴近当下生活的陕北说书《大风起兮》、相声《美好生活》、曲艺小品《嘀的趣话》,述说家国情怀的广东小调《银信情长》,以及描绘湾区美好蓝图的粤曲《曲韵寄情谊》《大湾区放歌》,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五邑大学带来的《粤海龙腾狮韵潮》。
尤其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登台表演的评书《呼延庆打擂》,声如洪钟,掷地有声,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将当晚的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刘兰芳登台表演的评书《呼延庆打擂》。
从经典相声评书到地方特色浓郁的小调,由高亢豪迈的陕北说书到轻弹浅唱的苏州评弹,热情奔放的蒙古民族史诗“说唱”和温婉柔美的粤曲实现南北跨越……整场晚会高潮迭起,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曲艺经典之作,充分展示了中国曲艺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粤曲《曲韵寄情谊》。

广东小调《银信情长》。
湾区有“曲”连连看
“艺”周精彩不间断
本届曲艺艺术周依托粤港澳三地深厚的文化纽带,通过曲艺这一深受民众喜爱的艺术载体,汇聚多方力量,生动展现岭南曲艺风采、讲好岭南故事、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开幕式之后, 11月12—18日,“第四届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精品展演”“黄俊英经典作品展演暨传承之夜”“首届广东省大学生曲艺邀请赛”“曲艺+系列文化交流活动”“2024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闭幕晚会”等一系列曲艺文化系列交流活动将在大湾区城市江门、东莞、广州和肇庆陆续上演,展示湾区曲艺的魅力。

粤曲《大湾区放歌》。
在曲艺艺术周举办期间,曲艺之乡精品展演将推出21件曲艺新作,立根故土,用乡音唱响乡情,守望湾区乡愁。粤语相声大师、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艺术家黄俊英将携众多学生登台广州中山纪念堂,呈现粤语相声经典之作,为曲艺艺术周添上浓重笔墨。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60多名大学生将于17日齐聚肇庆艺术中心舞台,说时代风韵、唱时代华章、展大学生风采,竞逐大学生曲艺邀请赛最高荣誉。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家王文水、陈玲玉将作为主讲嘉宾带来《我和大家聊快板儿》《轻吟浅唱诉衷情:粤曲的声腔艺术》等精彩的艺术讲座。
湾区曲艺底蕴深
携手共谱新篇章
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粤港澳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携手港澳曲艺界共同融入一流人文湾区建设热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已然成为全国曲艺艺术交流互鉴的新高地,向外宣传推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梁玉嵘表示,此次粤港澳大湾区曲艺艺术周,既是新时代湾区乃至全国曲艺艺术成就的一次展示交流,也为湾区曲艺工作者提供向来自全国的曲艺艺术家们学习交流的一次机遇,进而从中总结、沉淀相应的理论指导曲艺艺术实践。值得关注的是,在深入群众面对面的表演中,曲艺艺术家们从人民生活当中挖到素材、找到灵感,在曲艺创作中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必将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曲艺扛鼎之作。
为何选择在侨都江门开启今年的曲艺艺术周?从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江门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同源,还是“中国曲艺之乡”。今年的曲艺艺术周选择在江门开启,无论从江门的地理位置看,还是从文化特点看,都与艺术周融通“粤港澳”、传播“曲艺”文化两大主题十分契合。
江门诞生了推动粤剧复兴的重要人物邝新华、“芳腔”创始人芳艳芬、“红派”创始人红线女、当代粤剧艺术名家黎骏声等粤曲名家。

“红派”创始人红线女。资料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江门以推动侨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抓手,将传统文化的“厚家底”转化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引擎”,成效显著。比如,策划“侨都粤曲新韵”征集活动,实现粤曲新唱、粤剧“潮玩”;持续举办全市群众艺术花会、江门曲艺达人选拔赛等活动,为培养新人、营造氛围、传承经典、赓续文化尽己所能。此外,江门创新开展“中国侨都·红线女文化艺术周”,创排由红线女担任艺术总监的粤剧《碉楼》,并在澳门等大湾区城市巡演,获得热烈反响。

粤剧《碉楼》。郭永乐 摄